您的位置:首頁 >科技 >

火星“蜘蛛”是怎么生成的

2024-09-18 14:30:54    來源:科技日報

來源標題:火星“蜘蛛”是怎么生成的

2003年,科學家在火星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圖像中發現了許多形似蜘蛛的結構,遍布火星南半球,令人驚訝不已。至于這些地質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一直難以確定。

這些巨型結構形態鮮明且獨特。它們通常以一個中心為起始點,向外延伸出多條細長的輻射狀分支,酷似蜘蛛。每個分支結構從頭到尾可以延伸逾1公里,還會“伸出”數百條纖細的“腿”。這些“蜘蛛”地貌通常“成群結隊”地出現,使火星地表呈現皺紋狀。主流理論認為,這些蜘蛛狀結構是由涉及二氧化碳冰(也稱干冰)的過程形成的,這在地球上并不會自然發生。

在《行星科學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實驗研究。他們首次模擬了火星溫度和氣壓,在這種條件下重現了蜘蛛結構的形成過程。

火星極地表面氣壓極低,溫度低至零下185攝氏度。為了模擬火星條件,科學家使用了“冰環境真空下臟污模擬測試臺”(DUSTIE),這是一個酒桶大小的由液氮冷卻的測試室。

他們將火星土壤模擬物放入一個浸沒于液氮的容器中冷卻,然后將其放入DUSTIE測試室,再將二氧化碳氣體流入測試室,二氧化碳在3—5個小時內從氣態凝結成冰。一旦生成具有合適特性的冰層,他們就在模擬物下方的測試室內放置加熱器來加熱并使模擬土壤開裂。經過等待,這些黑色粉狀物質最終噴發出二氧化碳氣體。

那么,究竟該如何解釋火星“蜘蛛”的形成過程呢?

科學家發現,當陽光穿透火星表面每年冬季積聚的透明二氧化碳冰層時,土壤會被加熱。由于土壤的顏色比其上方的冰層更深,因此會吸收熱量,導致最靠近它的冰層直接變成二氧化碳氣體,而無需先變成液體,這一過程稱為升華(一種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與干冰產生“煙霧”云團相同)。隨著氣體壓力增加,火星冰層會開裂,使氣體逸出。在氣體向上滲透的過程中,它會帶起一股來自土壤的黑色塵埃和沙子,并落在冰層表面。

根據該理論,當冬季轉為春季,剩余的冰層發生升華時,這些小噴發留下的便是蜘蛛狀痕跡。

不過,關于火星“蜘蛛”的形成仍有許多問題無法在實驗室中得到解答。例如,為什么它們在火星的某些地方形成,而在其他地方沒有形成?如果它們是由季節變化造成的,那為什么它們的數量和大小似乎并沒有隨時間的推移而增長?或許,火星“蜘蛛”能為人們理解這顆紅色星球提供一個獨特窗口。

標簽:

精彩閱讀

文化中國行丨新疆庫車龜茲小巷:漫步南疆“小巷” 品味“龜茲”華章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丨“千年瓷都”掀起創新潮

“各民族同胞團結一心!”——西藏阿里地區學校教育見聞

全國科普日丨中國人在極地,了不起的40年!

聚焦史前和夏文化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發布

2024年全國秋季旅游宣傳推廣活動推出星空觀賞地等旅游產品

制造業向“新”而行 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老區行丨河北阜平:牢記囑托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動能澎湃 “數”讀75年來中國服務業煥“新”發展

中秋用得上!9種月餅餡兒9句吉祥話

聯播一瞬帶你看 黃河壺口瀑布迎來最佳觀賞期

中秋將至 “菜籃子”供應充足、價格總體穩定

焦點訪談:綠色發展 中國動力

再寫俠者故事 中國銀聯打破中法文化次元壁

京東企業業務攜手公益機構 助力海南文昌災后重建、復產復工

比亞迪員工總數已經突破90萬

智能科技,全系標配,一汽-大眾探岳讓中秋愜意出行盡在掌握

極越07挑戰無圖水上智駕,新車上市48小時訂單破5000+

20萬元的極越07,能打嗎?

領克09五座版正式上市 限時售價21.28萬

沃爾沃EX90海外價格曝光,豪華純電SUV出路在哪兒?

限時21.28萬元,領克09五座版正式上市!二排尺寸達1366mm

新款本田思域要來了,外觀有調整,會比現款更好賣?

解密“金磚”誕生,央視網《超級工廠》走進極氪威睿三電智能制造工廠

2025款大眾途岳官圖發布

互學共建主題黨日活動開展

三江縣支行“碼上收單”,推動結算渠道多樣化

智農貸,讓優質金融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

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活動開展

全力支持秋糧收購輪換工作

積極開展“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

積極開展2024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

全面開展洗錢風險專項排查

認真開展2024年綜合檢查自查工作

抓好“三關” 扎實開展賬戶風險排查工作

精準施策 投放貸款支持秋糧收購

鄰水縣召開2024年度銀企座談會

全力做好夏糧收購貸款資金供應

勇擔使命 精心譜寫“五篇大文章”

月滿中秋,情滿家園

聚焦“反三違 除五害”,強化施工安全管控

打造海外華僑華人“全天候”聯誼聯絡新平臺

扎實推進山洪溝治理 提升防汛減災能力

市縣聯合機巡,護航電網安全運行

智慧監管、無憂退貨 “標本兼治”守護旅游市場秩序

持續弘揚勞模精神 不斷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走進校園開展法治講座

綜合施策 切實提升配網電能質量

加強水庫聯合調度,保障防汛供水安全

司法警務輔助人員業務技能競賽活動開展

立足審判職能,優化營商環境

刑事審判精準施策,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共筑金融與用電安全

中國技術助力非洲 加速邁向“數字時代”

在歐洲最大消費電子展感受“中國智造”活力

AI驅動集成電路行業持續向好

穿山越嶺斗崎險丨新能源環衛車何以“跨越山城”

元宇宙遇上傳統文化

數智化解鎖新體驗

人形機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科普短視頻開辟知識傳播新渠道

讓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

聯想王傳東:打造全場景算力,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AI推動城市治理模式創新 中科聞歌推出大模型政務平臺

外媒:微軟任命前通用電氣CFO為運營總監,加速AI布局

比亞迪員工總數突破 90 萬,技術研發人員近 11 萬全球車企第一

OpenAI又一高管離職!深扒98名前員工去向,探秘萬億估值AI巨無霸亂局

海信南非家電產業園項目入選《金磚國家產業合作案例集》

人形機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科技賦能,帶來全新文旅體驗

我國北斗產業已進入規模應用新階段

今年中秋,先看“月掩土星”再賞“超級月亮”

“從魚到人”演化史再添新證據

為何重復使用火箭試驗都選擇10公里這個高度?

2024年服貿會聚焦新質生產力

麥積山石窟:科技讓千年瑰寶綻放新光彩

人形機器人落地,如何跑出“加速度”

我科研團隊發布國際首套車云場一體化自動駕駛測試系統

我國首個腦血管病大模型問世

新研究提升人工智能決策算法適用性

珠海率先建成海上智能裝備測試場5G專網

行業大模型:打通AI場景應用“最后一公里”

住“小高層” 用“精細糧” 農作物過上數智生活

廈門海島型機場建設刷新“進度條”

長三角最深過江地鐵隧道盾構掘進

耐心資本有望壯大 知名私募看好A股長線布局良機

外資機構連發股票基金 加速進駐中國資產

REITs貨架日趨多元 年內新發份額創歷史新高

A股配置價值凸顯 買方力量集結意在領銜重構“漂亮曲線”

公募基金管理人分類評價制度迎全面修訂

上交所召開中證A500ETF產品座談會 各方合力構建完善指數化投資生態

券商“添翼”ETF生態圈建設

“債牛”行情下 債基受資金青睞

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南方(520660.SH)漲1.47%,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漲2.58%

國潮文創禮品年度大檢閱,第32屆深圳禮品家居展展示文化自信

腸胃工廠探秘:為何A1和A2型β-酪蛋白消化大不同?

山海坐席悠然天地 問界M9大五座上市國產新能源首發釣魚凳

邁入雙車時代,極越07上市限時19.99萬元起

懿探究竟:難保“銷量霸主”,上汽遭遇盈利難題

躍躍御市:極狐破萬 嵐圖上新,國企“六小龍”加速突圍

無人駕駛汽車如何系好網絡“安全帶”?專家解讀

大眾汽車6家德國工廠或從明年6月開始裁員

比亞迪高管及核心人員 斥資逾3500萬元增持公司股份

廣汽豐田曬出"黑科技":品質科技博物館北京站開展

寶駿云海上市10.98萬元起 全系標配高階智駕

福特或考慮在印度重啟汽車生產工作

蘋果須補百億稅款 谷歌壟斷案敗訴

工信部:加快推動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