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技 >

讓AI大模型加速走向“應用場”

2024-10-11 17:33: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上個月,這條高速路上的異常停車情況有哪些?”——屏幕前,百度公司員工邢增宏正在對AI數字人“小璐”進行訓練,幾秒鐘后“小璐”根據仿真數據給出答案:“上個月異常停車事件總數為11805起,其中已處置事件11659起……”。

邢增宏所從事的職業叫做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他的工作是將人工智能這一智慧大腦打造成某個領域的專家,讓人工智能在行業應用上大顯身手。業內人士表示,作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日最新發布的19個新職業之一,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的興起和壯大,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和蓬勃發展的縮影。

2018年,邢增宏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如今深耕于智能交通領域。邢增宏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將AI代碼轉化成可感可知的人工智能應用。其中之一是訓練AI智能體,提升數字人的極簡交互和感知能力,保障公眾高速公路出行安全的同時,提升高速公路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邢增宏舉例介紹,在他參與編寫的路網運行監測系統中,工作人員通過與數字人交互,可以實時監測道路上的異常停車、火災、煙霧等事件,系統將不同事件分級分類入庫后,將自動匹配相應的預案進行處置。

當前,像邢增宏這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從業者數量迅速增長。今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了新一批19個新職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在列。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人才研究處副處長李利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人才類型來看,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才既包括從事生成式人工智能理論與技術創新的研究人才,也包括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與服務落地應用的產業人才。

“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發展關鍵在應用,這需要大量人才從事技術應用落地的具體工作。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弄潮兒,相關人才正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李利利說。

相關新職業的涌現顯示出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根據中國信通院近日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截至2023年底,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廠商及高校院所共計254家,發布大模型近80個,部分國產大模型已面向市場投入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科技浪潮,也對相應的高端人才提出更高需求。脈脈高聘人才智庫近日發布的《2024大模型人才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1至7月,盡管大模型人才整體處于供大于求狀態,但部分技術人才仍然供不應求,大模型算法、技術類人才的招聘數量、人才緊缺度均位居前列。

“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加速突破應用,不僅對勞動力的數量需求產生影響,也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新要求。”李利利認為,當前人工智能人才發展主要表現出三方面趨勢:一是頂尖人才的“頭雁效應”突出,二是青年人才在前沿科技領域創新突破趨勢明顯,三是人工智能人才賦能行業轉型升級需求持續攀升,對復合型、應用型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明顯增加。

面對此趨勢,多方也積極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人才發展的政策。今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發布《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重點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領域新職業,制定頒布國家職業標準,構建科學規范的培訓體系等。多地還圍繞專項人才培養、人才補貼和獎勵等多方面,加大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力度。

李利利認為,人工智能是典型的跨學科領域,未來可以圍繞產教融合方面持續探索,支持一批高水平高校與人工智能企業共建實驗室或研究中心,支持人工智能龍頭企業產業技術的最新發展和對人才培養的最新需求,向院校開放課程、數據、案例、工具和實訓實驗平臺。

標簽:

精彩閱讀

三部門:扎實推進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

2024年僑海青年發展大會海南舉辦 僑界青年深度了解自貿港

青春華章 | 感受天津,從一頓早點開始

成都、廈門海鐵聯運雙向大通道打通

深圳萬架無人機國慶啟幕秀上演 展現“天空之城”魅力

數字無界貿易無邊 數貿會折射中國經濟新活力

中國科研機構聯手繪制跨物種“小腦地圖”

港股重返20000點關口

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找不到侵權人,誰擔責?最高法明確了

“長心小院”扮靚“和美鄉村”

博物館奇“喵”夜、寵物驛站……“它經濟”解鎖消費新密碼

青春華章|智造新途

全國秋糧有望再獲豐收 來看秋收畫卷背后的新科技→

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5%

我國1—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保持增長 高技術制造業跑出“加速度”

長城保護“招式”多!我國已建成完整的長城資源信息數據庫

國慶旅游市場將再迎高峰 出行人次和消費有望創紀錄

金融政策發力 多重利好共振 經濟行穩致遠底氣足

中國經濟圓桌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雙11開打!阿里媽媽釋放三大重磅利好,助商家搶贏大促全周期

比亞迪“泄題”!手把手教友商造國民SUV,對手服了

黎明之前,極越有多努力?

蜂巢能源攜手合作伙伴 共筑新能源供應鏈金融新生態

新能源多功能車Vala Pro發布,續航大幅提升至505公里

2024服貿會:一嗨租車當選“低碳出行文旅服務典范企業”

Super Care超級試驗&母嬰健康汽車體系發布

聽我的,想撿漏今年買油車

長安啟源A07全新真香版,正式接受預訂

福特蒙迪歐1.5T混動版舒雅型上市 官方指導價17.78萬元

打造“健康汽車”,2024“零甲醛”汽車技術研討活動亮成果

證監會發布“并購六條” 支持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

構建“長錢長投”生態 指數投資大步流星

金融活水潤小微 續貸政策再優化

向新而行 上市公司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MLF利率如期下行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9家消金公司年內合計發行484億元金融債

“并購六條”支持上市券商并購重組 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

多家上市公司押注算力賽道 成果仍待檢驗

多元寬基指數產品“上新” 中長期資金積極配置

上市旅企紛紛積極“引流” 國慶旅游市場將再掀熱潮

用時不到5秒的AI估重如何助力智慧養豬?

“煉靶”十年終“出彩”——“小巨人”晶聯光電的“破壁”之道

多家上市公司押注算力賽道 成果仍待檢驗

從“1”到“400萬個” 移動通信迭代升級

從“1”到“50萬億元” 電子商務全面開花

數字出版掀起“文化產業圈”新旋風

江蘇:“算力”解放“人力” 數字賦能鄉村振興

AI浪潮激活市場有效需求 上市公司持續創新鍛造發展韌性

新產品首發首秀 “含科量”更高更足

AI研究產出增幅最大的10家機構6家來自中國

古人類發酵制奶酪技術如何交流擴散?中國科學家古DNA研究揭秘

記者體驗Meta AR眼鏡:上手簡單很容易沉浸其中

瑞士研究人員設計出小巧高效的“基因剪刀”

一箭五星!力箭一號火箭發射看點解析

AI助力考古學家新發現300多個納斯卡地畫

研究人員成功重建南非迄今最古老人類基因組

我國全力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根本好轉

將宇宙看得更遠更清!“中國天眼”核心陣試驗樣機開工建設

“中國天眼”不斷拓展人類觀天極限

我國交通運輸領域技術設備呈現更智能、更綠色、更安全新趨向

加快推進舒蘭稻米產業的全鏈化、高端化、馳名化

七牛云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遠程眼科又添生力軍——京瞻醫療設立遠程眼科診療平臺

港珠澳大橋2024年國慶節假期免費通行

“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趙忠賢:讓中國高溫超導躋身國際前列

2023年我國仲裁機構仲裁案件標的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元

共繪美麗中國新畫卷、加速邁進科技強國 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我國5G基站突破400萬個

外籍人士為上海工業博物館建設建言獻策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客源地突破100個國家和地區

河北衡水168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開展簽約服務

探訪上海首個世界自然遺產:當“捕鳥人”變身“護鳥人”

保障未成年人網絡空間安全 嚴守青少年不良網絡消費大門

南海西北陸坡深海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尋美濟寧 文化“兩創”一路生花

全國新增電動自行車各類充電端口700余萬個

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十年下降54%

全國備案博物館免費開放率超九成

4000多家中小博物館將進行特色化提升

訪問一周,美國高中生感慨: “如果不來中國,我就不會學到這么多”

多次刷新紀錄!“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建設完工

“民資入鐵”如何行穩致遠?這兩條高鐵打了個樣

“兩翼齊飛” 力箭一號遙四運載火箭一箭五星發射成功

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國家文物局回應社會關切

國家文物局:增強相關調查研究力度 讓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9項 保持領先地位

全能型強冷空氣今起影響我國 28日起大范圍雨雪來襲

有的托、方便托、放心托——重慶萬州著力打造“15分鐘托育圈”

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預計2035年前后建成

月壤樣品、航空裝備……中國航展“劇透”來了

峽谷云端稻飄香

新修訂的三科統編教材師生反饋如何?

大熊貓“安安”“可可”今日赴港 將定居海洋公園

我國文物科技創新取得長足進步

航空育種土豆即將收獲 探訪最新生長情況

陽澄湖“第一簍蟹”開捕!順豐無人機領鮮護航,開啟“無人配送+智能收派”新業態

SHEIN加持產業帶“優品”出海計劃,加碼賦能產業帶創新與高質量出海

海南省科學技術獎“陸、海、空”成果豐碩

新一代植物絕緣油通過13項型式試驗

通過操縱光子動量 純硅光學性能提升四個數量級

超低成本電池陰極材料研發成功

AI“模型崩潰”風險需警惕

一箭五星,力箭一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能上網的月球科研站要來了!多項探月任務將按計劃實施

賞析數字科技“千景圖”

超低成本電池陰極材料研發成功,有望改變能源存儲和電動汽車供能方式

我國首列氫能源智能城際動車組問世

西湖大學技術團隊發布極致輕薄AR眼鏡,雙目重量僅5.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