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技 >

面對A I主播應“樂見其成,善用其能”

2025-02-13 15:05:52    來源:新京報

今年春節期間,杭州電視臺綜合頻道的《杭州新聞聯播》節目由6位AI主播接管,因AI播報“0失誤率”引發公眾關注。對此,有網友稱“播音專業學生碎了”。在AI主持人頻頻引發討論的當下,播音主持專業會被AI技術取代嗎?播音專業學生如何應對新技術的挑戰?針對這些問題,2月10日,新京報記者采訪一線主播、傳媒領域專家學者尋求答案。

“播音主持歷來都不只是簡單的播讀,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都是在創造性地從事專業工作,現有的人工智能表現驚艷,而人的創造力在驚艷的基礎之上總是有無限可能。”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博導李洪巖說。

今年春節期間,杭州電視臺綜合頻道的《杭州新聞聯播》節目的AI主播。《杭州新聞聯播》視頻截圖

轉變觀念

播音專業學生要放棄“等、靠、要”

“再過幾個小時,農歷蛇年即將開啟,杭州各地彌漫著濃濃的年味……”根據杭州綜合頻道發布的視頻,今年春節檔的《杭州新聞聯播》 由三男三女6位數字人全權接管,視頻畫面中,他們身著職業裝、端坐主播臺,播報新聞字正腔圓,偶爾眨眼、抬手,動作流暢,不仔細看很難察覺出是真人還是AI。根據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公眾號介紹,當天采制的所有新聞全部采用數字主播進行配音,真正實現了無主播值班。

人們熱議人工智能主持人的同時,播音主持專業將被AI取代的擔憂也席卷評論區。

“對我的專業有促進作用,播音專業的學生要放棄‘等、靠、要’的想法,更需要走進具體場景去創作作品,拒絕只做‘復讀機’。”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研二學生趙妮(化名)說道,她認為,播音員不僅要具備主持人的能力,還應是具備編輯、記者能力,一專多能、采編一體的復合型人才。

浙江傳媒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王一婷表示,事實上早在2018年,當第一位AI主播橫空出世,業內人士便開始關注科技的發展對播音主持專業帶來的影響。她介紹,播音與主持藝術學科專業的誕生是有時代背景的,自廣播電視傳媒事業起,這一有中國特色的專業便應運而生,從延安新華廣播電臺(中國共產黨領導創辦的第一座電臺)起始,老一代播音工作者政治強,業務精,成為黨和政府宣傳教育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的“喉舌”,同時也在語言文字規范應用,文化審美素養普及等工作上做出重要貢獻。

她表示,這一專業有時代發展的必需和必然,但它的根基和本質是新聞學,藝術性是重要的屬性,從這兩個屬性來看,通過多年努力完成了播音主持審美層面的構建、情感價值的傳播,但還有很多要做的事,比如當下老齡化社會到來,播音員、主持人可以給老年人帶來關照與陪伴,給予受眾情感的撫慰,這些都是人工智能和機器難以替代的。

明確方向

播音員、主持人要創造性地從事專業工作

北京新聞廣播主持人李雷從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播音主持工作,如今他也在做出鏡主播并主持讀書欄目。他建議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們可以本專業為基礎,根據自己的興趣,多了解其他更為系統的專業領域以及行業現狀和一線的工作情況。“要把播音主持當做你完成社會化的一個階梯,千萬不要忽視公共課程的學習,如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藝術史以及馬克思經典著作等,這都是打下你們生命底色的基石。”李雷說道。

“我們應該擁抱人工智能,讓人工智能賦能于我們的工作,或減輕負擔,或減少壓力,或輔助傳播,或拓展思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教授、博導李洪巖表示,播音主持歷來都不只是簡單的播讀,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都是在創造性地從事專業工作,現有的人工智能表現驚艷,而人的創造力在驚艷的基礎之上總是有無限可能。所以,理性、積極、樂觀、有為地面對人工智能主持人的登場,是播音主持領域應有的專業態度,樂見其成,善用其能。

“我們可以將新聞機構推出AI主播的行為視作是其在經歷一個新聞生產的‘自動化革命’。”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系教授鄧建國認為,當下,每個行業都在經歷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經歷不斷優化的浪潮,對于播音主持來說,不論是學生、傳媒類院校還是媒體行業都要重新審視自己的領域,成為自己所在專業和領域的“自動化工程師”,發現并優化那些重復性的枯燥的工作內容并用機器取代他們,從而讓自己能騰出精力去創造。

“人工智能在驅動新聞傳播行業降本增效,而播音主持作為新聞生產中最不重要的一環首當其沖被優化。”鄧建國認為,對新聞業而言,這是一件好事,使得大家有機會來思考“人何以為人,記者何以為記者”,從而讓他們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但這僅靠學生個體的努力是有限的,大學在人才培養中要打破專業上各種框架,教育管理部門也要引導更多的教育改革。如果新聞媒體已經在進行自動化改造,學校再將學生限制在播音主持的專業里就很不現實了。高校和用人單位要著力培養思維敏銳、有著強大的專業知識所武裝的、具有研究力和創造力的人,而不是將人弱化和退化為機器。”鄧建國說道。

展望前景

播音主持專業不會被唱衰大眾要對專業光環祛魅

AI技術的發展對播音主持專業的招生就業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從就業方向來看,相關專業學生不僅可以進入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擔任新聞播音員、主持人,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成為視頻內容創作者、從事直播行業也是一個選擇,因此,近年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因就業前景廣,仍然是熱門選擇。

根據公開資料,當下全國超200所高校開設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其中,中國傳媒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央戲劇學院等高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招生人數近年來保持穩定。記者從中國傳媒大學了解到,近年來該專業的招生人數穩定在100人。華東師范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近三年招生人數穩定在每年20余人;中央戲劇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近三年的招生人數亦保持在每年20人。

對考生而言,競爭則異常激烈。根據公開報道,以山東為例,2025年播音聯考通過人數約為2000人,但通過最低錄取文化課線的只有325人;南京藝術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初試合格人數為1679人,但總招生計劃僅為28人……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報名情況一直非常好,招生也穩定,拿我們學院來說,這一專業的錄取屬于千里挑一。但‘熱’里存在對專業認知的誤區,希望學生們更客觀看待,對這個專業祛魅。”王一婷表示,隨著媒體事業的發展,播音主持一度被賦予“藝人”的光環,也讓很多考生對這一專業趨之若鶩,彼時,各大高校紛紛開設播音主持專業,也讓業內人士感到隱憂。她認為,大眾對這一專業普遍存在盲點和誤區,認為學習這一專業可以“成名早、成名快”,但“大浪淘沙”,這些年能夠站穩舞臺,深受大家喜愛和信賴的主持人、播音員的數量有目共睹,在對于AI主播的討論下,光環逐漸褪去之時,需要重新審視這一專業的本質。

“我們要在‘熱膨脹’之后進行‘冷思考’,無論進入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選擇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無需慌張,要看到該專業的本質屬性和價值,能力不夠的終將被淘汰。”王一婷表示,播音員不是照本宣科,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杭州電視臺此次嘗試并非想今后都用機器來替代播音員,也并非對專業唱衰,此次為AI主播授權形象和聲音的主播也是浙江傳媒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孩子們都做過記者,是記者型主持人,如果沒有好的文學素養,就無法精準傳達出稿件的情感價值和內容,主播不能僅僅進行自我欣賞式的表演。”王一婷說。(新京報  劉洋)

標簽:

精彩閱讀

DeepSeek顛覆了什么?——大模型“國產之光”破局的啟示

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不斷提速 機構看好板塊投資機遇

DeepSeek有望激發 新一波人工智能創新浪潮

家用市場期待機器人來“敲門”

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DeepSeek來了!人工智能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須強化

2024年我國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

從助力登山到服務生活 養老機器人規模化應用還有多遠

人工智能助力研制出自愈瀝青

新型鈣鈦礦疊層電池能效創新高

如何煮出熟度均勻的雞蛋

健康干細胞轉為口腔癌細胞機制揭示

低空經濟時代無人機飛手如何“高飛”

科技賦能國防動員提質增效

山東探索“氫進萬家”示范樣板

杭州打造高水平創新活力之城

2024年我國規上電子信息制造業 增加值同比增長11.8%

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提速 多家公司透露相關布局

DeepSeek有望激發新一波人工智能創新浪潮

英媒: DeepSeek打破美對AI話語權壟斷

國產大模型破局啟示:DeepSeek顛覆了什么?

家用市場期待機器人來“敲門”

應用為先 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現象級的科技飛躍:相信光 追逐光

人工智能體產業風口已至

運營商“二次號碼”一鍵解綁上線 覆蓋150款互聯網應用

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 多家消費電子公司去年業績預增

AI眼鏡賽道火熱 “百鏡大戰”一觸即發?

戲曲成頂流,年輕人越品越有味!

15套神仙睡衣!又甜又撩顏值巨高!穿出門也超洋氣!

今年流行衛衣+半身裙,超百搭,時尚溫柔不挑身材,誰穿誰好看

新春走基層丨“中式戰袍”點燃春節服飾消費熱潮

金價超850元/克 春節優惠、小克重產品帶動黃金消費熱

18道工序打磨 西湖綢傘美出圈

縣域消費市場供銷兩旺

從春晚李子柒的彩裙 聊聊傳統的五色之美

披上“奧運戰袍”李寧能否實現新突破

文化潮起來 消費旺起來

本田日產合并失敗后,日產尋找新合作伙伴,富士康有戲?

拒絕“兄弟”變“父子” 日產本田合并談判中止

豐田在華設新公司水到渠成

上市公司競逐低空飛行器固態電池 誰將勇奪先機?

福特汽車2025年業績指引不如預期

能源“機器人”應對充電激增壓力

新能源車“上路”三大難點怎么破

豐田第三財季營業利潤降28%,仍上調2025財年預期

2024年成績單揭曉,博世:2025年進一步提升業績

“示界”競逐第五“界” 東風汽車戰略急轉

錨定硬科技 科技主題基金有望大擴容

醫療股開工首日崛起!熱門賽道基金悄然布局 復蘇真的來了?

春節假期后權益類基金新發熱度再攀升

財經深一度|春節假期后權益類基金新發熱度再攀升

DeepSeek“火出圈” 績優基金提前布局AI產業鏈

超30只公募基金蛇年開啟認購 市場將迎增量資金

股票型ETF相繼上市 增量資金持續入場

1月份75%QDII基金正收益 易方達11只基金漲超6%

重大突破,機器人再掀漲停潮!方正富邦這只基金布局機器人賽道

蛇年開市科技股全面走強 一線私募研判積極

新春走基層·走筆丨趕集!打開手機就有“巴扎”

關注糧食浪費丨如何避免節日盛宴變“剩宴”?

各地“新春第一會”都聚焦什么?一起來看新變化

全國超過1.8億人參加長期護理保險 這些短板仍需補齊

油氣地質儲量超1.5億噸!渤海億噸級油田渤中26-6投產

“爾濱”準備好了!熱“雪”之約待你來

冰雪經濟激活發展動能

快收藏!哈爾濱亞冬會金牌賽程來了

夯實節后返崗就業,助力務工人員逐夢新程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有多火熱?美國小伙埃文也來打過卡了

亞冬會|閑記:“爾濱”的Hā Há Hǎ Hà

瞧!亞冬會的“科技范兒”

整點“small 芭比Q”!爾濱的哥猛學英語迎接亞冬會來的“且”

亞冬會|何以“爾濱”

南國熱雪:湖北冰雪運動“滑出”經濟增長新動力

新聞分析:登頂我國影史票房榜,《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何如此火熱?

“AI老中醫”,把脈準不準?用戶體驗如何?

從護工到醫療護理員,“辛苦活”變成了“技術活”

2024年中國手機產量16.7億臺 同比增長7.8%

2月5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完成23153.8萬人次

DeepSeek如何攪動AI產業?

DeepSeek大放異彩 AI迎來“破圈時刻”

逾2萬億元逆回購到期 央行多舉措調節流動性

DeepSeek顛覆了什么?——大模型“國產之光”破局的啟示

DeepSeek有望激發 新一波人工智能創新浪潮

樓市止跌回穩態勢延續 核心城市“小陽春”行情可期

今日視點:中長期資金入市總量持續提升可期

銀行紛紛啟動首季“開門紅”活動 貸款項目儲備充足投放良好

AI眼鏡賽道火熱 “百鏡大戰”一觸即發?

工業和信息化部:2024年我國手機產量16.7億臺

信銀理財財富管理事業部專戶投資條線副總經理秦慶剛:當下權益類資產的性價比更為突出

時間復利,能為投資者帶來“穩穩的信服”么?

“手”護完整匠心再造為花季少女再豎“十指完整”信心

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怪不得刷屏!看完這支賀歲片,我的文化DNA動了

以十方融海職教新范式為例,看數字化如何重塑職業在線教育領域

永康中泰全國醫療器械供應鏈服務平臺發布會圓滿落幕

北京大衛中醫院院長張占宗向全國人民拜年!致以新春問候!

中國汽車跑出“加速度”

推動更多新能源汽車駛向全球

定位豪華電混越野,捷途發布“縱橫”產品序列

年終講|比亞迪向左,吉利向右

中國電動汽車走俏新加坡市場

2024年全國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數量增長49.1%

2025年豪車市場:格局將如何演變?

特斯拉新一輪全球漲價要來了?

德國汽車業:歐洲應歡迎中國電動車企投資

年終講|東風干大事,以人為本

2.7億人次、2.5億人次、3.21億張……透過數據看“流動的中國”活力奔涌

鏟冰除雪、壓速帶道、“人工+機械”……各地積極應對寒潮 保通保暢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