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焦點訪談丨AI虛擬調度員、AI獸醫助手……人工智能賦能產業、智繪未來!

2025-03-14 16:09: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最近,人工智能再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今年兩會就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作為當前創新速度最快的通用前沿技術,人工智能正加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賦能傳統產業,催生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位于江蘇的一家造船廠的焊接車間最近新來了一位智能機器人員工,不像很多生產線上只能走固定路徑焊接固定位置的工業機器人,這位最新研制的智能電焊機器人本領很強,工人們扔給它不同尺寸不同形狀的工件,它都能又快又好地焊接完成。

智能機器人工程師 王晨光:這款機器人產品焊接精度能夠達到0.5毫米,可以長時間連續性工作。同時能夠規劃避障的路徑,不需要人工去示教、編程,也不需要人工導入模型或者圖紙,工件隨意放上工作臺就可以自動識別并且焊接,焊接過程全面自動化和智能化。

工業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全球第一,超過200萬臺,但絕大多數是采用預編程模式工作,適合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制造場景。

智能機器人工程師 王晨光:如果要換活兒或者換產線,那就需要人工去重新編程,最簡單的編程工作也需要花費半天或者一天的時間,還有調試,而繹焊機器人加持了人工智能,幾秒鐘或者十幾秒鐘就可以完成場景切換,能夠適應個性化的復雜生產場景。

工業機器人智能化是中國智能制造邁向高端化的重要技術方向。這款智能電焊機器人的本領是如何練就的呢?在位于北京海淀區的這家機器人公司,我們找到了答案。

北京配天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郭濤:繹焊機器人系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用具身人工智能加持的新一代機器人系統,我們給它加了眼睛和大腦,這已經跟傳統工業機器人完全不一樣了,它具有非常高的智能化。眼睛是一個3D掃描系統,可以通過掃描把全場景記錄下來,就能夠識別出這個工件到底是什么,通過逆向建模就可以分析這個工件上有哪些焊縫,再通過大腦去匹配如何把焊縫連接起來。大腦集合了最新的深度學習技術、強化學習技術,以及具身大模型技術,建立了一整套訓練數據集和工具鏈,通過這樣的工具鏈把海量焊接工件放進去,形成快速學習和自己不斷嘗試調優的過程。有了這樣一個模型,我們眼睛看到了什么東西,就能快速在機器人的大腦里面形成它的焊接加工路徑,最終形成完整的焊接工藝參數,實現一鍵式焊接。

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 魏凱:這種具有自我感知、自主決策、自主行動的機器人,比如焊接機器人進入工廠可以大大加快柔性生產的步伐,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上的應用不是這幾年才發生的,經歷了很長時間,尤其是機器視覺,這種技術在安全生產、產品質量檢測這些環節上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了。

一家位于重慶的新能源汽車工廠的總裝車間,工人們只需要一套智能檢測系統,就能實時對全車10000多個零部件的安裝型號、安裝角度進行在線檢測。

山東青島的這家智慧工廠,今年開始采用整機外觀AI視覺檢測,平均每分鐘就能下線約十臺智能冰箱。

除了生產一線的人工智能視覺檢測,隨著大數據、5G、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新一代數字化技術的廣泛運用,人工智能在制造業的應用已經覆蓋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管控、供應鏈物流、營銷服務等制造價值鏈的各個關鍵環節。

一家全球特鋼行業中的首家“燈塔工廠”每年可以生產690萬噸特殊鋼材。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高精度感應儀器結合,他們解決了特鋼行業多品種、小批量與規模化生產之間的矛盾,能夠實現產品的柔性定制。

在興澄特鋼研發中心,企業還采用最新研制的人工智能金相檢測系統,大大提高了特種鋼材的研發效率。

一家位于河南焦作的新材料企業,有上萬臺自動化生產設備,危化風險高,為了解決企業安全管理難題,最近他們就用上了人工智能安全生產大模型。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智能信息部部長 劉海慶:只需一部手機就能實現多類型、多領域、多維度安全能力獲取,極大節省了安全運行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

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 魏凱:根據去年我們院對200多個大模型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案例來分析來看,大模型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微笑曲線的兩端。所謂微笑曲線的一端是研發設計,另外一端是客戶服務、營銷環節,中間是生產制造。

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和通用技術,人工智能被認為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居世界首位,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鏈完整、創新能力強、應用場景豐富,正推動實現各行業的數智化轉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國家電網武漢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一個叫艾麗的AI虛擬調度員正在派發調度操作指令。

國家電網武漢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負責調度的配電網線路有2400多條,總里程達8000多公里。人工調度員每處置一個故障,平均需要來回打五六個電話。

從2024年5月開始,武漢供電公司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推出了AI虛擬調度員。它既是一個無形的數智人,又是一個智能調度平臺,能做到“一對N”,也就是同時對多個檢修項目多個工作人員同時發起會話,調度指令的流轉時間由人工時的每項平均4分鐘縮短至30秒,極大提高了調度效率。

據了解,人工智能虛擬調度員系統已經進行了多次演練和小范圍試用,目前正處于快速迭代和成熟的階段,時機成熟后將在國家電網武漢公司全面推廣和應用。

除了電力生產調度,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應用落地,還為農業、畜牧業的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這里是位于河南南陽的一家現代化養豬場。這里的飼養員已經用上了AI應用獸醫助手。一家企業利用AI技術構建了智能監測系統,通過在豬舍中安裝各種傳感器和攝像頭,實時收集豬的聲音、圖像、體溫等數據。

這家養豬企業的AI助手還最新接入了DeepSeek。DeepSeek無疑是今年最熱門的通用大模型,憑借“好用、開源、免費”火爆全球,遍地開花,各行各業紛紛接入。

深圳一家機器人公司正在進行全球首例多臺、多場景、多任務的人形機器人協同實訓,探索人形機器人從單機自主向群體智能進化。人形機器人走向通用、走向生產一線正是國際人工智能科技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人工智能在生產端的應用,大大促進了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升了檢驗檢測、產品研發、安全管理、生產調度等方面的效率、準度和精度。同時還在農業等行業也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人工智能賦能生產端的無限可能。今年,國家還將出臺措施,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不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標簽:

精彩閱讀

西部能源“奔涌”背后,清潔能源基地如何“火力全開”?

黃河累計開河188.6千米 開河過程總體平穩

西藏定日受地震影響災區學校開學 1400余名學生到定日縣城就學

月活過億App超七成接入AI

電影院咖啡館開不少 “城里人”愛往縣城跑→

南方持續陰雨回溫乏力 北方晴朗升溫多地或創氣溫新高

沃野逐春光——各地有序推進春耕備耕掃描

透過指數看變化 政策效應正在電商物流領域持續顯現

骨科機器人手術“精準到毫米”

國產手術機器人:從“跟跑”到“并跑”

從藍圖到實景,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智領潮頭興未來

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將與人類一起跑“半馬”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將在京舉辦

月活過億App超七成接入AI

兩會新華解碼|具身智能如何走向未來?

人形機器人協同作業 “靈巧手”絲滑操作

中國科技力量精彩亮相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數智賦能:讓生活“一鍵升級”

科技金融加速光子產業騰飛

DeepSeek開啟AI新時代,應完善大模型安全治理

“AI醫生”未來將應用于哪些場景?

DNA“時光機”回溯南極生態之變

“人工智能+”:硬核科技加速走進產業競技場

半導體行業并購潮涌 企業加速構建新優勢

“人工智能+”:硬核科技加速走進產業競技場

苗偉代表: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鐘錚代表:布局協作型機器人 加快人形機器人研發

從藍圖到實景,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國產手術機器人:從“跟跑”到“并跑”

科技+電影,好戲還在后頭

讓科技供給與產業需求“雙向奔赴”

旭華科技首創曲面石墨烯技術 實現低成本量產化

人形機器人邁向群體智能 產業鏈公司積極助力技術落地

多地競逐具身智能賽道 政策與資金同步發力

人工智能終端產品加快落地 有望催生萬億元級藍海市場

中國牽頭制定養老機器人國際標準

人工智能人才成“香餑餑” 企業紛紛亮出高薪“招賢榜”

金價高位回調 趁機購入還是繼續觀望?

功能性護膚成拖累,華熙生物進入業績陣痛期

奢侈品轉向“一城一店”集中化布局

年輕人消費“含金量”提升,黃金市場“小而美”產品熱銷

國產運動品牌加速“出海”布局

聘任前歐萊雅高管,貝泰妮尋業績突破口

黃金價格下跌 該出手嗎?

遠離網絡購物陷阱 牢記“三不”原則

每天洗頭會導致脫發?

海龜爸爸2025春夏新品發布

華為余承東:2025款問界M9和問界M8分別于3、4月上市

出行新標配!比亞迪攜大疆打造靈鳶,讓出行大片觸手可得

10城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

DeepSeek席卷車圈 AI如何改變你的用車生活

國家能源局: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

國車紅旗禮遇國門,紅旗國悅助力首都機場貴賓服務升級

蓮花跑車轉向戰略收縮 公司高層或將人事調整

1月新能源二手車需求小幅增長 中高端價格區間車輛受追捧

讀懂5%的來之不易

從藍圖到實景,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舌尖經濟”釋放餐飲消費新活力

2月份6只QDII漲超20% 2月份1520只債基上漲

機器人+養老,期待一場硬核科技與溫暖親情的雙向奔赴

南京:“小草莓”撬動“大產業”

重慶潼南汽車后市場產業發展見聞:從"賣廢料"邁向"再制造"

湖北廣水:鄉村開公司 村民共興業

探索“文體旅”融合牡丹江打造差異化冰雪旅游新格局

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十年 天津迎來哪些經濟發展新機遇

國際評級機構維持澳門特區“AA”長期信貸評級

文旅產業破繭重生 消費潛能持續釋放

外資企業最快1天落地北京

沈陽:向“新”求變 以“質”謀遠

2024年蘇州電力消費總量占全省22% 繼續領跑全省

奮力往前趕 安徽勇擔科技創新“排頭兵”重任

滴!大學生實踐團打卡國內首條空軌 體驗未來城市交通

合肥青年夜校非遺課堂走紅 年輕人熱衷體驗傳統文化

湖南郴州蘇仙區:閑置農房“活” 鄉村文旅“火”

數字技術“擺渡” 中國傳統文化謀“出門”又“出圈”

滴!大學生實踐團打卡國內首條空軌 體驗未來城市交通

3月份江南華南等部分地區強對流天氣增多 洪澇和風雹災害風險較高

全國累計春灌面積已達2600余萬畝

2月份物流需求有序恢復 市場預期保持高位

哪吒也能數控造?大學生實踐團帶你走進武漢“高精尖”

春色花海醉游人 科技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南方未來三天多陰雨天氣 西南華南氣溫持續下降

AI賦能、政策護航……中國罕見病診療迎來新機遇

社保卡能在任意地區補換嗎?補換后需要重新激活嗎?

春菜鮮美豐富百姓“菜籃子” “一口鮮”餐飲熱潮激發消費活力

“文化+”釋放多元消費新場景 資本不斷加碼“藍海”市場

把春天揉進花海 各地解鎖“春日經濟”

周口中院召開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部門述職工作會

健康科學化減脂,毅靚邀您共創健康塑形新時代!

科學賦能·新質發展2025年環光明科學城騎行活動成功舉辦

電視劇《北上》熱播 演員與幕后團隊的專業精神并存

從孔達達正大氣象的榜書到新繪畫藝術的探索

從 “榮耀” 盛典回溯華外同文十載:秉持 “更中國更世界”,深耕教育沃野

第33屆華交會盛大開幕 跨境電商高層論壇聚焦AI

270+城市次日達!順豐構建“空中物流版圖”,解鎖云南藍莓出海新速度

首屆國際低空產業大會將于9月在成都舉行

2025第二屆越野車(SUV)新能源化與智能化發展大會即將啟幕深圳 共創行業新篇章

護糧安 助春耕 l 國投羅鉀出實招

從合規到賦能:貴州金玖獲認證激活創新引擎

美好蘊育:通過差異化打造年輕人認可的孕產健康品牌

影豹奪冠車聚活動

共建女性健康屏障——當代婦產正式掛牌"宮頸癌防治協會理事單位"

杭州AI九小龍:民間科技天團,正在吊打全世界!

劉亦菲新造型打破舒適圈,潤致玻尿酸引領面部抗衰美學奇跡

中清科技STFcore六維力傳感器,引領機器人裝配技術的新紀元

賽升藥業: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守護健康

無懼汽車垂直平臺流量瓶頸 海爾18億美元收購汽車之家